当前位置: 首页 
... "12345"科学安全监管体系主题征文 
 
实践“12345”科学监管体系创新长江六圩河口水域监管(镇江海事局 刘洋洋)

发布时间:2018-01-03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在江苏海事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镇江海事局、扬州海事局创新开展六圩河口水域联合监管工作,通过“水域共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文明共建”工作模式,全面改善了重点航段通航环境,为交界水域安全监管模式探索了新路,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海事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实践。

  

实践“12345”科学监管体系

创新长江六圩河口水域监管

 

长江镇江段六圩河口水域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主流在江北的交汇水域,是全国最大的内河“十字”交汇节点。六圩河口水域船流密度大,通航环境复杂,历来是长江干线乃至全国水上交通事故多发水域,更是海事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20174月份以来,以江苏海事局“12345”科学监管体系为指导,镇江海事局、扬州海事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六圩河口水域联合监管工作,有效遏制了该水域事故多发态势,全面改善了该航段船舶通航环境,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4月份以来,六圩河口水域未发生等级以上事故,仅发生小事故 3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57.1%

一、瞄准“元问题”,创新交界水域安全监管新模式,将“第一复杂”水域监管难题化繁为简

江苏海事局“12345”科学监管体系中,元问题是核心,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打造本质安全。做好长江六圩河口水域安全监管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水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六圩河口水域位于长江109号浮附近,面积约1平方公里,狭小的水域却有九股船流在此交汇。六圩河口开口较小,口门两侧岸壁凸显,京杭大运河在此处呈现笔直南北走向。长江干线在此处呈上凸大弧状,六圩河口恰恰位于大弧顶端,京杭运河与长江干线成90度垂直交汇。同时,受回流、运河水流、长江主流汇合影响,六圩河口水域呈现无规则流态。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复杂的通航环境,长江镇江段六圩河口是全国最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内河通航“第一复杂”的航段。

六圩河口水域是镇江与扬州两个相邻海事机构的交界水域,管理有关联,业务有交叉。20174月,根据江苏海事局统一部署,镇江海事局、扬州海事局认真落实“水域共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要求,建立了六圩河口联合监管办事机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开启了“共建共商共管”联合监管新模式。镇扬两地海事制定了《六圩河口联合监管办事处(筹)工作规则》,细化了工作职责、巡航计划、责任人员,明确两家单位共同承担联合监管水域的安全监管责任。同时探索实施“错时巡航,弹性出航,交叉巡航,特殊时段巡航”的巡航执法机制,通过重点时段现场巡航驻守,充分发挥现场巡航的机动性和针对性,保证及时发现险情、处置险情,及时消除隐患。4个月以来,联合监管办事处出艇700次以上,巡航驻守时间达1300小时以上,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六圩河口水域安全形势逐步走向平稳有序。

二、落实“两个安全三级责任”,探索复杂水域综合管控新机制,全面攻克通航“第一风险”难题

安全与责任密不可分,只有全面履职尽责,才能有效保障安全。同样,保障六圩河口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和水域清洁安全,江苏海事局、分支局、海事处三级责任必须集中众智,共同发力。六圩河口每日单船进出约550艘次,船队约20个,长江干线船舶日均流量约1600艘次,六圩河口水域日平均船舶流量达2500艘次左右,通航密度非常饱和。六圩河口出口船舶视线严重受限,长江主流深泓靠近北岸,河口口门与长江干线上行通航分道距离不足200米,不及一条普通吊拖船队的长度,船舶出河口后很快与上行船交汇,在河口内无法看到河口外上行船舶动态,面临着严重的碰撞风险。加之船舶航经此处受不稳定水流影响,经常出现船舶失控、操纵困难等情况,可以说在全国内河范围内都是通航环境“第一风险”。

针对这一难题,江苏海事局、镇江海事局、扬州海事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探索,通过走访调研、集中办公、专题研究等形式逐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调整六圩河口附近的深水航路航法,扩大河口外的避让水域,增加上行通航分道与河口之间距离,保证出口船舶(队)在穿越主航道前有更大的避让余地。借鉴道路交通规则 “环岛式管理”,研究制定了《船舶进出长江六圩河口安全操作指南》,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出口下水船和(进口)上水船河口互见困难、“一条龙”船队进出河口、船舶动态发布不及时等难题。分别与江苏省施桥船闸管理所党支部、扬州市城区地方海事处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在信息交换共享、联动巡航执法、违章船舶协查、河口联合搜救等方面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大大提升对京杭运河船舶情况的掌握能力。

三、坚持“四个导向”,融入智慧海事科学监管新手段,努力解决六圩河口水域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彻底解决六圩河口水域安全监管关键仍然要靠科技,必须综合运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责任导向,充分融入智慧海事理念和安全监管科技手段。“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六圩河口所处的长江江苏段,是长江航运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位于长三角区域发展经济带。对标“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六圩河口水域的信息化监管手段还较为落后,还不能满足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要求。如何运用“互联网+海事监管与服务”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把各类数据和资源集中起来统筹使用,从而实现河口水域监管服务的可视化、智能化,是摆在镇江海事局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镇江海事局与中船重工第724研究所南京鹏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单位将在六圩河口水域3D通航大数据平台、六圩卡口抓拍系统等领域将开展深度合作。在长江镇江段六圩河口交汇水域安装电子抓拍系统,能够智能抓拍进入该水域的所有船舶,以特定模式的编码作为图片名称统一存储拍摄的照片信息,后期通过编码可以快速索引抓拍图片。系统还能够在船舶视频数据和船舶动静态数据间建立关联,使船舶的基本信息如MMSI、船名、船速信息直观地反映在抓拍图片上。六圩河口水域建设船舶通航管理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AISVTSGPSCCTV等信号,利用3D建模技术,对长江、运河交汇水域形成完整的三维地图展示,并形成“态势分析、大船会遇与告警,搜救关联、CCTV大数据融合与结构化处理、危化品船舶管控、客汽渡船舶管控、流量统计与船舶实时分类统计图表”等七项应用,以科技信息手段的改进提升强化对六圩河口等重点水域的安全监管。

四、运用“五种方法”,打造坚守奉献服务为民新形象,全力创建“长江水上交通第一岗”品牌

“五种方法”是江苏海事局“12345”科学监管体系的核心驱动,党的领导和文化引领是推动中心工作的强大力量,六圩河口水域安全监管难度大、标准要求高,方法创新和党的建设更为重要。坚持灵活运用江苏海事局“五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科学监管工作水平,坚持文化品牌建设可以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了解六圩河口水域安全监管的历史,针对六圩河口水域通航环境复杂,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不通水、不通电)的条件,在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手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形成具有六圩河口历史文化特色、融合海事监管特点的文化品牌理念,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树立目标、推动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推动监管方法创新,提升六圩河口水域监管效率,按照江苏海事局统一部署,镇、扬两地海事部门整合基层执法力量,推动“长江水上交通第一岗”六圩河口海事监管趸船顺利就位,及时调派2艘执法艇、7名执法人员进驻六圩河口,实施 24小时河口值班驻守,实现海事内部资源共享和执法监管力量向一线集中。与此同时,镇江海事局、扬州海事局围绕“责任、坚守、奉献”的理念,立足“交通管理、报警救助、便民服务、防控处置”的职责定位,全面开展以“安全第一岗、责任第一岗、服务第一岗、文明第一岗”为主要内容的“长江水上交通第一岗”品牌创建工作。将在趸船“四统一五规范”建设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设置“1+6+N”功能区划,在趸船内部实现政务服务区、执法办案区、安全宣教区、视频监控区、装备保管区和学习生活区“六区分离”。引导职工围绕“长江水上交通第一岗”的标准和要求干好本职工作,守护六圩平安,全力打造科学监管服务为民新形象。

镇江海事局将按照江苏海事局部署要求,不断总结六圩河口水域联合监管工作经验,持续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执法效能,为保障长江航运安全畅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攻坚探路、示范先行。

 

 

(镇江海事局办公室副主任  刘洋洋)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